寒冬吃出暖意:“高热量≠高温暖”

来源:中国兴农网  2017年01月11日 15:33  

入冬以来,气温一降再降,所有的衣服都上了身,还是没法令人感觉温暖——很多本来怕冷的人,更是觉得苦不堪言,在家一定要抱着暖水袋才能安眠。

怎样吃出暖意来?这是很多人都在讨论的饮食话题。大部分人的答案无非两个类型:吃高热量的食物就能暖身!或者是,吃温性食物就能暖身!这两个说法,哪个更正确呢?答案是,吃高热量的食品,不等于就能让身上暖起来。吃猪油,吃蛋糕,吃曲奇,吃油炸食品……这些对于提高抗寒能力基本上没什么帮助。而吃温性的食物,相对而言更靠谱一些,不过也要看体质和搭配是否合适。

先来解释第一个问题,为什么高热量不等于高温暖?

为了解释方便,我们要把人体看成一个供暖工厂。这个工厂的燃料就是食物当中含热量的成分,比如脂肪、淀粉和糖;工厂的燃烧锅炉,就是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;工厂的产品,就是大量放出来的能量,包括让身体温暖的热量,还有能推动我们的血液循环、细胞更新、组织修复、工作学习等各种事情所需的化学能量。

吃大量的高热量食品,实际上就是给这个工厂送来很多燃料。问题是,这些燃料堆积如山,也不一定能够顺利、高效地燃烧,让锅炉充分放出热量。假如人体细胞当中的“锅炉”太少,或者进料的管道出了问题,或者是工厂指挥系统干脆下达指令,要求降低供热总量,那么,就算有足够的燃料,产出的热量还是不能满足需要。

那么,谁是锅炉呢?刚才说了,就是细胞中的线粒体。肌肉细胞中线粒体多得密密麻麻,所以一个人身上的肌肉越多,越充实发达,细胞中的线粒体总量就越大。而脂肪比例越大,线粒体总量就越少,因为脂肪细胞中只有大量油脂,线粒体少得可怜。这样一说就能明白,肌肉多的人产热能力强,而脂肪比例高的人产热能力差。中医说,动则生阳。运动后发热,正是因为肌肉中的“锅炉”们加大力度工作的缘故。

所以就可以解释,为什么运动员们不怕冷,练健美的人冬天也穿得很单薄;而很多胖人虽然有厚厚的脂肪层来保温,仍然不比其他人更抗冻。那些又缺脂肪,肌肉又少,皮包骨头的瘦人,自然就是最不抗冷的人了。他们所要做的事情,就是增加运动,好好健身,充实肌肉,增加自己的“锅炉”数量。

由于这些人“锅炉”太少,需要的燃料自然也就比较少。一旦多来点燃料,很容易堆积成患,也就是说,会因为消耗不掉,转变成身体上的脂肪,造成肥胖。所以,肌肉不发达的人更容易胖,而肌肉充实发达的人,多吃也不会胖。

好了,下面就来说说那些所谓“温性”的食物,它们是怎样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呢?所谓温性食物,是中医的说法,在某种意义上,就是使人们身体感觉更温暖的食品。古人的说法一点都不抽象,是极端具象、容易理解的。

虽然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据,但可以根据现有证据推断它们的作用。某些食品的功能是促进消化吸收,提供更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,从而间接促进新陈代谢。也就是说,它们让供暖工厂的设备得到良好的维护和润滑,运输管线畅通,供暖效率就会提高。也有的能够调整甲状腺素等促进生物氧化的激素,就是领导给供暖工厂发布指令,要求提高产能,自然供暖效果大大增强。还有些食品是促进血液循环,让氧气和葡萄糖的运输速度加快,体表散热的速度加快,也能让身体感觉温暖,等等。

还有一些食物虽然本身不生热,但能帮助补充血红蛋白,或者改善血液循环,也就是一些补血的食物,也能帮助暖身。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,锅炉就不能熊熊燃烧,而氧气是靠血液来输送的。

所以,天冷的时候吃些温性食物,的确是比较靠谱的事情。比如说,吃加了香辛料的食品,辣椒、花椒、大茴香、葱姜蒜之类,都有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,身体散热增加。又比如说,牛羊肉和狗肉等富含蛋白质,而蛋白质本身具有很高的“食物热效应”,吃完之后就会促进体表散热,这种散热所消耗的能量高达蛋白质能量的30%之多。人们吃涮羊肉会浑身冒汗,如果只吃涮白菜、涮面条,是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温暖效果的。其实,有些减肥方法要求人们多吃瘦肉,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利用这种“浪费能量”的效应。

由此可见,身体怕冷的人适合多吃一些温性食物。一定要记得,健康食物永远因人而异,如果本身就喜凉怕热,就不要多吃它们了,否则倒容易因为能量制造过剩,超过身体控制,产生一些“上火”之类的症状。

编辑:王天放 责任编辑:耿敏
相关链接
我要评论
合作帐号: 登录 注册|忘记密码?
注册>>
登录
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?

合作帐号登录

×
时事评论更多
熊猫文化

©iPanda熊猫频道 京ICP备10003349号

860010-1159090100
1 1 1